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文章分享【聯強EMBA】豆芽現象







【聯強EMBA】豆芽現象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大家都吃過豆芽菜吧!豆芽生長的速度之快,令人嘆為觀止,短短一夜之間,竟能抽長六、七公分,且外表看起來既壯碩又飽滿。然而,豆芽的質地卻異常脆弱,稍遇外力便應聲斷裂。邁入資訊科技時代,事物的變化極為快速,個人與組織為因應外界環境,追求短期績效而忽略實質內涵的「豆芽現象」,也俯拾可見,值得警愓。

第一種豆芽現象,出現在個人能力的培養上。職場新人初學一項專業,由不會到熟的階段,大致能掌握專業的「形」,學得快的話,很快就會覺得「學會了」,隨後,即急於轉進其他領域,卻同樣只學到「形」就急於轉換。表面上看來學了很多,其實都只學到該行業的「常識」,真正要用時便不堪一擊。(請參考「知識與常識」一文)


第二種豆芽現象,出現在主管的部門管理上。有些人自基層擢升後,忽略了身為主管,一方面要精通部屬所負責事物,以輔導、協助部屬,一方面則要學習了解人的行為,以及組織人才團隊作戰的技巧,才能展現出部門績效。還不夠融會貫通,就急著想再往上提升,不再過問基層業務,以分層負責的名義,將大部分的工作交由部屬完成,久而久之卻對基礎運作愈形生疏,也無法輔導員工,同樣是犯了「豆芽現象」的毛病

在業績的拓展上,豆芽現象也十分普遍。比方說,為求短期內提出漂亮的業績表現,在未建立產品或客戶基礎前,即以導入少數幾樣明星產品、服務少數幾家重量級客戶的方式,很快建立起亮麗的業績。然而,倘使未能及時建立有系統的經營方法,一旦明星產品需求驟減,或者是客戶轉移採購時,業績即會大起又大落,豈不也是一種豆芽現象?


 

觀察大多數發展快速的事物,或多或少存在著「豆芽現象」,原因何在?豆芽的質地脆弱,內裡纖維含量不高,之所以能夠在短期內抽高,並非內裡堅實,實為充斥大量水份,一彈即破。相對而言,一年才成長一、兩公分的植物─檜木,質地十分堅韌,內裡的纖維既粗壯又密實,長得雖慢,卻以深耕密植之勢,依序逐步成長。因此,即便是狂風大雨,也不易折損其枝幹,且愈長根基愈顯穩固,與豆芽的脆弱,恰成鮮明對比。

但是,檜木長的雖慢,並不代表可以放緩腳步、虛度光陰。檜木的「慢」是不躁進,針對事物的細節仔細琢磨,隨著經驗的累積淬煉火候,且學習到新領域時,仍同步在思索如何以新的、更高的角度改進舊領域。如此一來,向上成長時,才能同步增加下層的扎實度。

社會經濟情況會起起伏伏,產業變化、科技進展極速,新的經營模式不斷在挑戰既有的經營方法,因而,不論是組織或個人,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都會不斷面臨挑戰。如果實力不夠堅實,遇到環境遽變時,就可能慘遭滅頂,所以扎實的實力是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

但是,在講求扎實、漸進的原則下,並不是要煞速度,而是兩者要能拿捏得宜。因此,一旦感覺事物的發展出現「豆芽現象」時,可將之視為一個警訊,提醒自己要詳加檢視成長背後的內涵、穩健程度,並設法在速度之外,力求其穩健度與扎實度,維持一個「成長而不紊亂」的成長步調,將能在高度競爭下兼顧成長與內涵。(Y50523)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祈禱著,大家都能夠平安的牽手渡過

轉回台北已經滿三個月又十天了,
這一陣子,地球上,人類的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經濟」撼動了整個已開發國家與新興國家結構體。
最近的訊息是,美國已經有51萬人近期失業...
不論是企業家、高階經理人、中基層主管、基層員工,
很鮮明的,無界線的,勢必要共體時艱。
曾經有參加過二戰的老兵說過:「只有參與過戰爭的人才能夠了解和平的可貴與難得。」
是的,這是一場看不見血的經濟大戰,波及了無數的人,
一段又深又急的洶濤,拍打著隨波的小舟,
小洋祈禱著,大家都能夠平安的牽手渡過,
未來的美好是值得期待。

Google Reader訂閱的紐約時報、BBC、TIME...etc.,
每天都有排山倒海的資訊湧入,通常是1000+的未閱讀。
最近要自習的書,大概已經可以疊成一個屏風。
小洋更期許自己做好知識管理,
也努力把EXCEL VBA、ACCESS VBA學好。

最近忙啥專案呢??
1)台北端的工作分析及職位建構←這個已經產出工作分析問卷電子化模組。(當然還有很多要精進的地方)
2)年度計畫團隊參與手法導入
3)管理分析指標建構
4)滿意度調查系統建構
5)中階主管管理職能
6)招募面試管理資料庫建構

邊做邊研究的過程中,充滿著很多有趣的挑戰,
也因為知道不足而懂得再練習變得更好。

態度,是一種生命的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