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2009/07/24
一則短訊只能寫一百四十字的微網誌,由於「簡單」,吸引千萬網友加入,而名人加持更推升這股風潮。如此人聲鼎沸的微網誌,也將是今年起不可忽略的行銷戰場。
【撰文/羅之盈】
流行音樂天王麥克傑克森(Michael Jackson)六月底猝逝的消息,不到幾小時,透過微網誌(micro-blogging)的散播,就已傳遍全世界。在全球電視、報紙、雜誌都還來不及處理這則新聞時,微網誌龍頭Twitter,每秒湧進上萬筆包括「Michael Jackson」字眼的討論訊息,讓這則全球音樂迷心碎的消息,迅速傳遍全球網路圈。 在網路最新的發展中,微網誌的快速成長,是最重要的趨勢之一。最知名的美國網站Twitter,已擁有三千兩百萬名使用者,平均每人每天耗費超過十七分鐘,在網站內tweet(網友膩稱Twitter上的訊息,原意為小鳥的叫聲),這股微網誌風潮已襲捲全球,也成為企業行銷的新興平台。
創造更快、更廣的傳播力
微網誌,因其限制使用者每次只能寫一百四十個字的短文而得名,只要互設為好友,就能看到彼此最新的動態更新內容,還能回應、轉貼,讓訊息散布更快。這麼少的字數到底要寫什麼?造就微網誌的第二個核心概念──你正在做什麼?因此初期的微網誌平台架構非常簡單,使用者首頁如同留言板,可訂閱別人的留言板,別人也可訂閱自己的。主要功能僅此,在不斷開發新功能的網路界,吹起另一股「極簡化」的風潮,也為使用方法簡單,而吸引千萬網友加入。
可別小看「一百四十字」加上「你在做什麼」的威力!除了在電腦上使用外,它更適合在手機上閱讀、撰寫文字,可隨時隨地發表,也可閱讀朋友的最新動態。因此,它比電子郵件更即時、互動性更強;朋友間串聯起的網絡,彼此分享、討論、回應,又比即時通訊一對一的模式更容易傳遞訊息。
運用微網誌的經典成功案例,當推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Twitter競選策略。他利用即時特性,刊登每日行程與心得,供粉絲留言強化互動性;最後需要動員時,則是抓緊容易散播的根本特質。目前歐巴馬的Twitter已有高達一百四十九萬人訂閱,朋友數也有七十七萬人,這批人正是將他推上總統大位的死忠粉絲。
當一群人固定在一個地方聚集時,就成為企業行銷的有力平台,微網誌亦然。從對新事物特別敏感的媒體業開始,將其內容連結刊登上平台,以鞏固主要資訊來源的寶座,諸如CNN、《時代》雜誌等,都註冊微網誌帳號。
對其他行業來說,最常見的行銷手法則是發布官方公告或促銷訊息,如美國星巴克、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等。其中成果最豐碩的,莫過於電腦大廠戴爾(Dell),它光是在Twitter靠其中一個過季品帳號,就在兩年內創造兩百萬美元的銷售佳績。
至於微網誌行銷在台灣市場可行嗎?關鍵點在於微網誌社群是否成形。全球最大的Twitter,缺少中文化版本,即使再簡單也不夠親民,在台灣不算風行。至於晚Twitter一年架設的台灣本土微網誌Buboo巴布,僅在初期吸引嘗鮮網友一窩蜂加入,但卻後繼無力。 而去年九月台灣最大的部落格平台──無名小站,也推出名為「嘀咕」的微網誌服務。無名小站指出,至今平均站內每三位使用者就有一位使用過該功能。嘀咕的使用情形,由部落格平台推出,與部落格主體就會很相關,其應用比較像是部落格格主在發布網誌之餘,與讀者保持聯絡的管道,以嘀咕為經營主體的網友較少。
名人加持打造Plurk熱潮
另外,近來在台灣網路圈暴紅的微網誌Plurk(暱稱噗浪),則是在「一百四十字」與「你在做什麼」之外,發展出「圖像化時間軸」、「點數」(Karma值)、「主題式回覆留言」等特點。再加上彎彎、酪梨壽司、史丹利、重灌狂人等人氣部落客參與,還有使用者阿潼與人夫,兩人見一面就定終身的故事,讓Plurk名氣暴增。根據創市際ARO五月份資料顯示,Plurk到達率為七.八二%,比起一月份的一.四九%,成長率高達四二四%,平均使用時間高達五十六分鐘,擴張速度驚人。並且已有許多企業在Plurk上進行微網誌行銷。
目前在Plurk開帳號的企業,包括瀏覽器Opera、線上遊戲《極速快感Online》、網路書店博客來等,另外還有民進黨團、國民黨青年團,企業與政治團體紛紛加入Plurk。行銷手法最多的仍是刊登企業公告、促銷訊息,目的是「在人多的地方,拿著大聲公攬客」,將網友拉回自家網站。
微網誌行銷在美國已風行三年,台灣市場囿於網站語言版本及風氣不盛,微網誌社群成形較晚。但今年起,隨著話題不斷,可想見微網誌熱潮將不斷升高。而就行銷效果──可以接觸到多少目標族群而言,人聲鼎沸的微網誌,將是今年起不可忽略的行銷戰場。
微網誌帶來下一個網路革命
黏著度高的微網誌平台,因它的即時性、方便分享訊息的傳播功能,以及朋友間現況交流而成就的社交網絡,將帶來現今網路產業的轉變。首當其衝的是以資訊領先而存在的媒體產業,過去媒體價值之一,「權威消息」的角色正在淡出。
其次是降低當今網路核心「搜尋引擎」的重要性。過往在網路上以關鍵字搜尋,所得到的結果可能是成千上萬筆資料,使用者還得花時間去整理,但在微網誌上,搜尋結果則可能是朋友的討論內容、分享的網頁連結,讓人更快找到所需的資訊。另外,目前網路廣告購買價格以點擊率、瀏覽量計價,但透過微網誌做廣告,恐怕該以帳號朋友、粉絲數量計價,將改變網路廣告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時代》雜誌指出,微網誌平台開創迄今,已發展出龐大、複雜的社群架構,它的創新動力來自於使用者──用戶型創新(end-user innovation)。不論是跟隨者結構、即時訊息搜尋、第三方應用程式開發等,都是圍繞著使用經驗而發展出來,其實是使用者主導了微網誌的價值。
【《數位時代》第182期】"
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主管經/僵固病毒
主管經/僵固病毒
億萬年以來,雖然地球始終維持一定的運轉頻率,沒有太明顯的差異。但地球上的居住環境,卻無時無刻不在變動著。生物為了順利在這個星球上繁衍與生存,變異與調適的基因早已深深植入。
人類文明發展至網路世代,相信更沒有人能夠否認,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且變動的速度只有加快,而不會停滯或減慢。即使在這樣的客觀情勢下,一種會讓人安逸停滯的「僵固病毒」,卻也潛伏其中而伺機而動。
僵固有其原因與吸引人之處。因為不論腦力或體力活動,都需要耗損大量的能量,為避免能量耗竭影響生命延續,人們潛意識會透過「好逸惡勞」以蓄存能量。
此外,變革將破壞現有的均衡之勢,人們得承受變異失敗的風險與壓力。保守地選擇蕭規曹隨的方式,可避免跨出舒適圈的不安與失衡。而這也就是「僵固病毒」常常可以得逞的緣故。
依據阿迪茲博士(Dr.Ichak Adizes)提出的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企業到達高峰的穩定期時,開始自滿於現有的成就,此時力主改革者,形同否定過去的成功模式,這讓昔日的企業英雄情何以堪?而變革若無法獲致如同過去一樣的成就,將面對保守勢力排山倒海般的嘲諷。
當主管想在企業內部倡導變革與創新時,總會面對一些質疑的聲浪。「過去都是如此,為何現在不行?」、「以前都是這樣做的,結果也十分令人滿意,有必要改變嗎?」、「這是源自創辦人的構想,是公司獨特的做法,應該保持這樣的傳統!」
於是這些曾以某種營運模式獲致成功的企業,成為「僵固病毒」傳播的溫床,而過去的成功經驗,竟然成為病灶。僵固病毒悄悄地潛伏並蔓延開來,企業開始喪失創造力與創新精神而失去靈活性。
安於現狀不好嗎?安穩生活不好嗎?愜意人生不就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嗎?以不變應萬變,不行嗎?這其中存在一個有趣的矛盾。
站在市場角度,消費者基於「好逸惡勞」的天性,總期望產品或服務能更有效率、更便捷、更舒適,才能讓自己省時省力,避免耗費過多能量。相對地,當人們的角色轉換為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時,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於產品或服務品質日益提高的挑剔要求,就必須絞盡腦汁,才能滿足消費者愈養愈大的胃口。
主管須對僵固病毒有所警覺,設法在病毒傳遍組織以致僵直而亡之前,破解僵固病毒。從病灶對症下藥,捨棄過往輝煌的桂冠,重新探尋新的成功模式,是殺死病毒的最佳藥方。
動腦要能量,創新要智慧,變革要勇氣。一時的成功,或許靠運氣與福份也能得手,但連續的成功,就需要克制安逸怠惰天性、捨棄過去成功光環、承受保守抗拒阻力等道行。
【2009/07/29 經濟日報】"
億萬年以來,雖然地球始終維持一定的運轉頻率,沒有太明顯的差異。但地球上的居住環境,卻無時無刻不在變動著。生物為了順利在這個星球上繁衍與生存,變異與調適的基因早已深深植入。
人類文明發展至網路世代,相信更沒有人能夠否認,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且變動的速度只有加快,而不會停滯或減慢。即使在這樣的客觀情勢下,一種會讓人安逸停滯的「僵固病毒」,卻也潛伏其中而伺機而動。
僵固有其原因與吸引人之處。因為不論腦力或體力活動,都需要耗損大量的能量,為避免能量耗竭影響生命延續,人們潛意識會透過「好逸惡勞」以蓄存能量。
此外,變革將破壞現有的均衡之勢,人們得承受變異失敗的風險與壓力。保守地選擇蕭規曹隨的方式,可避免跨出舒適圈的不安與失衡。而這也就是「僵固病毒」常常可以得逞的緣故。
依據阿迪茲博士(Dr.Ichak Adizes)提出的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企業到達高峰的穩定期時,開始自滿於現有的成就,此時力主改革者,形同否定過去的成功模式,這讓昔日的企業英雄情何以堪?而變革若無法獲致如同過去一樣的成就,將面對保守勢力排山倒海般的嘲諷。
當主管想在企業內部倡導變革與創新時,總會面對一些質疑的聲浪。「過去都是如此,為何現在不行?」、「以前都是這樣做的,結果也十分令人滿意,有必要改變嗎?」、「這是源自創辦人的構想,是公司獨特的做法,應該保持這樣的傳統!」
於是這些曾以某種營運模式獲致成功的企業,成為「僵固病毒」傳播的溫床,而過去的成功經驗,竟然成為病灶。僵固病毒悄悄地潛伏並蔓延開來,企業開始喪失創造力與創新精神而失去靈活性。
安於現狀不好嗎?安穩生活不好嗎?愜意人生不就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嗎?以不變應萬變,不行嗎?這其中存在一個有趣的矛盾。
站在市場角度,消費者基於「好逸惡勞」的天性,總期望產品或服務能更有效率、更便捷、更舒適,才能讓自己省時省力,避免耗費過多能量。相對地,當人們的角色轉換為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時,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於產品或服務品質日益提高的挑剔要求,就必須絞盡腦汁,才能滿足消費者愈養愈大的胃口。
主管須對僵固病毒有所警覺,設法在病毒傳遍組織以致僵直而亡之前,破解僵固病毒。從病灶對症下藥,捨棄過往輝煌的桂冠,重新探尋新的成功模式,是殺死病毒的最佳藥方。
動腦要能量,創新要智慧,變革要勇氣。一時的成功,或許靠運氣與福份也能得手,但連續的成功,就需要克制安逸怠惰天性、捨棄過去成功光環、承受保守抗拒阻力等道行。
【2009/07/29 經濟日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