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1日 星期四
不放棄的精神,這就是鬥志。蘇麗文。
[文章分享] 我渴望將來能見妳一面。但請妳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見妳。
偶然看到久違的這句話,但我卻沒有西蒙波娃如此灑脫。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如此重要卻又如此脆弱,我一直覺得與人建立關係不是一件難事,也許一個天氣、一部電影、一個家鄉、一段感情、一個工作場合、都可以讓不認識的兩個人開始攀談,之後也許經過聯繫開始熟稔,也或者就停留在相遇過後的那段關係(工作上的同事幾乎就停留在這樣),也或者你們從此不再相見。與人維持關係是難的一件事。
所以經常時不時約朋友見面吃飯聊天,更熟一點的會在過年佳節街到我的問候,我總覺得那樣的相遇是一種緣份,而我心甘情願維持這樣的浪漫,緣份竟是如此玄妙而神奇,飄忽到我們不吃何時會結束,也許因為一部電影的爭執、也許因為時間空間的阻隔而讓彼此變的陌生、也許因為認識之後發現TONE調不合還是讓這場荒謬劇提早打烊、也許因為死亡。
因為朋友重要,所以生離死別有了另外一層撕心裂費的張力,我們躺在血泊中學會長大。
總是很擔心與哪個朋友失聯,也許出外唸書、也許畢業、也許當兵、人生中總有太多也許讓我們也許提早也許措手不及也許突然在別人的戲裡謝幕,這樣的擔心似乎有點多餘,但這就是人生,世故的人如是說。
那種感覺像在久沒聯絡的高中朋友突然在街上遇到,而他的外型失控的胖了十公斤,從你的記憶膨脹爆炸到你認不出來,或者哪天遇到國中同學突然攜家帶眷,讓怡然敬父執,兒女忽成行的畫面活生生在眼前上演,只是我們活的時代確實沒有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那樣的感傷,然後我會開始感嘆,怎麼這些年就好像雙方從生命抽離那樣,原來認識朋友的前後,都會來不及參與他的人生。
傳說帝嚳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實沈,一個叫閼伯,兩個人不和,經常打扙。後來帝嚳把實沈派到大夏去,主參星;把閼伯派到商丘去,主商星。兩人從此永不見面。所以杜甫說:「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參星與商星的距離有多遙遠?!遠的怕是人心。
如果你是我的好朋友,那我註定輸了,因為我總是會比你關心我再多關心你一點點。付出就像一杯水,就算一直往別人杯裡倒,也會有倒完的一天,再加上西蒙波娃的這句話:'唯有妳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於是我也開始有點計較,只是對象不是我對你,也不是我對他,而是我對我自己。但我始終不是西蒙波娃,我還是沒有辦法灑脫看待眼前流過的人情世故。
原來要親手停止或結束一段我們與別人的關係更難。
2008年8月18日 星期一
[文章分享] 主管經》大智若愚
主管經》大智若愚
武俠小說中,習武者四處尋訪名師,以習得絕世武功;另一方面,名師亦尋訪理想的高徒,以承繼自己獨到的武學。同樣地,主管在管理領域的學習之路上,尋找導師時,也常發現好為人師、四處推銷自己獨特管理理念的資深主管。
在績效掛帥的今日,人們無不爭相展現自己的能力與績效。遇到熱切分享個人經驗的資深主管,不妨適度藏拙,以免澆熄他們渴望分享的熾熱之火。
在管理理論與資訊普及的今日,有心充實個人管理知識的主管,可透過網路、書籍或課程等管道進修,累積管理知識的能量,再透過應用與實證,形成個人獨到的見解。
因此,資深主管分享的個人心得,或是早經發表的管理理論,或是近期熱門的管理議題,其實了無新意。
但資深主管樂於分享的行為,其實隱含另一層意涵,表示他對你有好感,覺得你值得栽培,希望透過管理教導與調教,提升你的管理知能。
如果只淺層地看到分享管理知識的內容,未能認知分享行為背後的識才之心,資深主管分享管理見解,將之歸為老生常談,或有不以為然的態度,恐將被視為高傲不受教,而被扣印象分數。
此外,管理學本就是一門經驗之學,多數管理理論來自專家學者對於管理現況的觀察、分析與統計。基礎道理通常不難,但難的是應用的技巧與應變的經驗法則。
當資深主管滔滔不絕地傳授自己的管理心得及征戰經驗,顯示對於自己的管理成就或應用心得頗具自信,此時,不妨深入探詢應用的實例,了解應用時的難處、解決管理問題的方式。
尼采曾提出人的精神有三變,依次是駱駝、獅子與嬰兒。在駱駝時期,須刻苦耐勞地接受訓練,任重而道遠。進階至獅子階段,已具備自主自由的勇敢,但要對自己負責。最後回至嬰兒階段,反璞歸真,讓心靈回到原點,可以重新出發。
尼采的說法,亦可應用在管理的學習。透過不斷地學習管理知識、應用管理技巧與歸零學習,可以讓自己的管理技能逐梯而上。因此,資深主管分享個人管理精髓時,應讓自己回到嬰兒般的精神狀態,謙虛內斂並抱持感恩的心,虛心地請益。經彙整新舊管理思維後,可做為管理思考與決策的參考,或萃取出自己期望的管理模式。
蘇軾曾說:「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與尼采反璞歸真的大智慧互相呼應。以空無之心領受管理智慧,才不會辜負資深主管傳承管理心得的美意。
【2008/08/06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