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推好文] 紫松鼠求職新理論,如何符合每間企業的特殊需求?

這篇文章寫的很有意思,無論是人才或企業,
往往以專業第一的角度,來推銷自己的經歷背景或找尋企業所需的人才。
然而實務經驗告訴我們,面談過程雙方的第一個印象決定了80%的媒合程度。
不論是人才看企業,抑或企業看人才,初次見面的互動再加上一段時間的訪談,
總是為了確定剛剛的感覺對不對? 好不好?
雙方是找合適的人才,找合適的企業。
兩者氣味相投,自然能夠相處的久,更有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火花。
再加上人才個人獨特的魅力(特色)就更添團隊的戰鬥力。

人資人員與用人主管在審閱職位需求條件大致符合的基準下,簡單來說下個步驟就是:
人資人員在觀察人才是否具有合適這家企業的特質性格,是否能融入未來部門的氛圍。
用人主管訪談了解專業經歷背景,更觀察人才跟自己以及團隊夥伴的契合度,
所謂的契合度,是彼此對於工作與生活價值觀的認知,個人特色將為團隊帶來什麼影響與成長。

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備忘錄-晨間分享-NIH 非我發明症候群 VS PFE 智慧源於眾人


Not Invented Here Syndrome (非我發明症候群)
Definition
Dismissive attitude toward ideas or improvements suggested or implemented by others because,
if they were worthwhile, 'we' would have already thought of them.
Thus, if it is 'not invented here,' it is no good.

昨天郭先生所分享的 非我發明症候群(Not invented here is no good)
簡單來說就是,某人對於別人在提出好點子、改善建議或落實執行時,
產生了一種抗拒或不接受的負面心態,認為這些內容沒有價值(要是有價值我早就發明了!)、甚至不值得考慮。
在主管身上就是所謂的大頭症,在夥伴之間通常稱為酸葡萄
然而,往往因為如此,扼殺了有價值的好點子,錯過了即時改正的時機,喪失了創新的機會。

另一個相反的名詞是 PFE (Proudly Found Elsewhere)
創新來自團隊智慧(甚至外部團隊),智慧源於眾人
最經典的兩個例子,第一個就是Web 2.0時代盛行的維基百科,
透過開放式編輯讓世界各國的人持續共同編輯的百科網站
第二個就是P&G (寶僑實業對外徵求創新點子,
這也影響到後來許多企業也開始採取對外找好點子的政策。

對行管處團隊而言,我們常常需要寫企劃案,流程改善,
此時我們就會需要團隊創意,但也別忘記所謂的團隊並非只指行管夥伴,
也可以邀請其他部門的夥伴、同業、顧問甚至家人一起來動動腦袋,
引導眾人發揮集體智慧。
讓我們再次珍惜行管團隊的原則:真誠與傾聽,
發自內心的希望每件事情能夠越來越好,靜下心來接納別人不同聲音。

所謂的成就不在於誰是第一個發明,而是誰看到背後的價值,更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微軟早在蘋果iPAD前就發明了平板電腦,
但是微軟的決策團隊卻沒有發現這個產品的背後的可能性,
反而是蘋果團隊看見機會,更推出iPAD系列產品,
在這個時間點微軟跟其他大廠還是看衰iPAD,認為消費者不需要一個沒有鍵盤的電腦產品。
蘋果看見平板電腦的維度是:一個能夠與人產生簡單互動,同時兼具設計感的精品
這點的看見,讓iPAD狠狠甩下其他大廠,成為平板電腦的明星產品。

PS: 另外注意是NOT 不是NO意思不同~

Not-Invented-Here (NIH) Syndrome’ refers to a corporate or business culture that prevents buying,
using or copying (and sometimes even learning) from others in the same business domain/field.
An external idea or solution is rejected because it was not developed in-house and no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n internally developed idea or solution would be better.

The unwillingness or total rejection to use an idea or product because it originates from another
culture is also seen as a form of nationalism (where any thing Not-Invented-Here is not as good
as ours and the thinking that if if the idea was good enough we would have already thought of them)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t’s Re-Invent the Wheel’ syndrome’.

The opposite syndrome or culture is referred to as Proudly Found Elsewhere (PFE).

Case in point: Procter & Gamble’s (P&G’s) strategy for the new century, “Connect and develop”
was introduced after its 1980s global innovation model (invent-it-ourselves model) proved ineffective.
P&G decided to look sources for innovation outside. The ‘connect and develop’ model used technology
and networks to seek new ideas and solutions externally.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推好書] 村上春樹_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6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349367

[心得分享]
2011年10月底,這幾天東北季風帶來小冷的微風跟柔綿的細雨,
今天在家認真重訓3組+拉筋伸展。
前幾天想起一部高中很迷的漫畫「馬拉松硬漢」,

想著想著,或許是這樣的一部漫畫深入我簡單的腦袋裡,
格式化某部分的我,喜歡上簡單而單純的長跑。
透過重複規律的練習,審視身體機能與飲食,
打破一個又一個兵馬俑僵化的自己,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充滿新的希望。

分享最近反覆閱讀的一本書「關於跑步,我想說的是...」
村上春樹先生是這樣說的─
"日常的跑步對我來說,就像是生命線一樣的東西,不能因為忙就省略,或停跑。如果因為忙就停,一定就會變成終生都沒法跑了。因為繼續跑的理由很少,停跑的理由則有一卡車那麼多,我們能做的,只有把那「很少的理由」一一珍惜地繼續磨亮。一找到機會,就勤快而週到地繼續磨。"

我很喜歡他所說的「停跑的理由有一卡車那麼多!!」,


是的,可以放棄的理由實在太多了,
要珍惜不能放棄的理由,並且珍惜這樣的機會

村上春樹從三十三歲開始每天慢跑10公里,
我也剛好是這個年齡開始慢跑的(簡單的巧合),
他一路不間斷的每天跑上10公里(這也是我2012年的目標),
開始了他長達20多年的路跑生活(當然他的工作是專業小說家)。
他也持續參加許多馬拉松活動,也參加過10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
目前也在鍛鍊三鐵。

慢慢的,我在網路上爬文關於慢跑的二三事,發現很多路跑同好的部落格,
都會提起村上春樹的這本書給與他們的靈感與共鳴。
讓我也來分享幾段我很喜歡的描述─
"跑步對我來說既是一種有益的鍛鍊,同時也是有效的隱喻(metaphor)。我每天一面跑步,或累積參加比賽的次數,一面提高達成基準的高度,藉著能夠達成目標,以提升自我。至少有立志提高,為此而每天努力著。我當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跑者,以跑者的水準來說極平凡─或者該說是平庸吧。不過這也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稍微超越一點昨天的自己。所以要說長距離賽跑得有挑戰的目標或對象的話,那應該就是過去的自己。"
 "肌肉也和活生生的動物一樣,想要盡量輕鬆過日子,因此只要不加重負荷,就會安心解除記憶。一旦解除的記憶要重新輸入的話,就不得不從頭再開始整個程序。當然也需要喘氣休息。但在即將面臨比賽的重要時期,對肌肉有必要確實的引導。「這可不是馬馬虎虎的事,」必須事先傳達不含糊的訊息給對方,並在不爆胎的程度之內,維持毫不容情的緊張狀態。這方面的衡量,只要是有經驗的跑者自然心裡有數。"
"有時候,世人會對每天跑步的人嘲笑地說:「這麼想要長壽嗎?」不過我想,實際上因為想要長壽而跑的人並不多,倒是抱著:「就算也不長壽也沒關係,再活著的時候想過一個充實滿足的人生」而跑的人,可能要多得多。 同樣的十年,與其恍惚地過十年,不如確實地擁有目的,活躍地活十年才是當然,而且喜歡得多。跑步確實在這方面幫助我很大。在每個人個別被賦予的極限中,希望能盡量有效地燃燒自己,這是所謂跑步的本質,也是活著(而且對我來說也是寫作的)的隱喻。"
"今年冬天可能要會到世界的某個地方去,跑一次馬拉松大賽。而明年夏天可能會挑戰某個地方的鐵人三項。就這樣季節又轉一圈,歲月又往前推移。我又虛長一歲,可能會寫出一本小說。總之會拿起眼得的課題,一一盡力去做好。專注在一步一步的步幅。不過,一面這樣做的同時,一面留意盡量以較大的幅度思考事情,盡量看更遠的風景。再怎麼說我都是長距離跑者。"
"個別參賽的成績和名次、外觀,不管別人如何評價,一切終究只是次要的事。對於像我這樣的跑者,最重要的事情,首先是靠自己的腳,確實地跑過每一個終點。出該出的力氣,忍該忍的痛苦,對自己能交代過去。從那失敗和歡喜中,學到具體的─不管多麼細緻的,事情都好,盡量具體的─教訓。然後花時間花歲月,一一累積那樣的賽程,最終到達某個屬意的地方。或者,即使有一點接近像那樣的地方"
 

[書籍介紹]
寫作滿三十年前夕

村上春樹透過談跑步 道出自己不為人所知的寫作觀

25年前村上春樹開始他的第一次跑步,那是1982年的秋天,三十三歲那一年,寫完《尋羊冒險記》,村上先生因為戒菸而體重增加,為了減肥,開始了他的第一步。從那以後村上接連不斷地跑,他曾經跑完雅典的全程馬拉松,也參加波士頓馬拉松比賽,平日每天幾乎都跑上十公里,可以說除了寫作,跑步已經是他最在行的事。

村上在這本書《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中藉著記錄整理自己的經驗與思緒,分享他在跑步中所理解的人生以及寫作觀。至於書名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本書的日文原名就是以外來語思維所寫的(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這個名稱明顯是向他喜愛的美國小說家瑞蒙.卡佛名作之一《當我們討論愛情》(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致敬。

村上說如果他可以選擇自己的墓誌銘,猜猜看他想寫上什麼?答案就在書裡。


[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
一九四九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日本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

一九七九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賞」,新穎的文風被譽為日本「八○年代文學旗手」,一九八七年暢銷七百萬冊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出版,奠定村上在日本多年不墜的名聲,除了暢銷,也屢獲「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文學賞」等文壇肯定,三部曲《發條鳥年代記》更受到「讀賣文學賞」的高度肯定。除了暢銷,村上獨特的都市感及寫作風格也成了世界年輕人認同的標誌。

作品中譯本至《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今已有49本。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推好書] 2011M10-林裕洋-書籍:失物之書


失物之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9981

失物之書The Book of Lost Things
作者:約翰.康納利
原文作者:John Connolly
譯者:謝靜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29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732497

[心得分享]

簡單來說,是一個小孩成長為大人的一部黑色童話。
如果小時候常看童話故事的人,可能會感覺這本小說像是愛麗絲夢遊仙境+格林童話+...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兩個晚上希哩呼嚕大口的看完,腦袋裡還泛著一種意猶未竟的滋味。
「咦...作者就這樣寫完了嗎?我好想多看看第二部啊?!」

那我們來談談黑童話吧?!
近年來黑童話在成人世界裡開始成為一個新的風潮,
從書本「令人驚悚的格林童話」研究黑暗時代的故事是如何昇華為美好格林童話故事,
從電影「格林兄弟」開始描述原來格林兄弟是兩個騙子,夜路走多了,真的遇到鬼,
從漫畫「月光條例」描繪童話故事與現實世界的真實連結。
從文字、影像、圖像我們一再看到小朋友長大以後開始面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深度思維。
往往「真實」必須要裹上「美好故事」的糖衣,
才能夠引人入勝,讓人往好的方向思考。
學會了看見黑童話,不代表推翻了「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種單純美好的希望。
而是更簡單的,更務實的去思考,那我們要如何變成更快樂幸福?!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推好書] 北歐神話故事

今天來長知識一下,
聊聊各國神話故事,上個月看完北歐神話故事,
深深地了解到在嚴峻北海求生存的民族對於神話的演繹與描述相當得"人性化",
沒有太多的神格化,甚至可以說是某種角度的殘忍與現實,
這也突顯出在寒冬生活的種族對於人與神及世界觀的特別角度。
例如:奧丁跟他兩個兄弟因為不想整天活在黑暗冰冷的世界(因為太悶了?!),
於是密謀殺了他們的爺爺(宇宙的造物主),
並且將他的身體作為整個世界的材料創造了九大世界。

另外還記載了神族因為太陽神被殺害而與惡魔大戰,
導致整個神族幾近滅亡,世界毀滅。
北歐神話是西方重要的神話,並影響了希臘與羅馬神話。
這些重要神祗的縮寫就是現在英文的星期由來,
例如星期四(THURSDAY)就是雷神索爾,
大家沒事可以看一下北歐神話,真的是相當"人性"與"寫實"

另外剛好昨天看完鬼神傳,就順便補充轉貼一下日本神話。
關於須佐之男的故事(有看火影忍者的更要知道一下!!) 
 須佐之男:(須佐是其名,“之男”是個尊稱又尊名建速須佐之男命,命也是一種尊稱。)日本神話中最早的大神依邪那歧三子女中的最幼者,另兩為就是日本最高神天照大神(天照大禦神),和月讀(月讀命)了。他全名為素盞鳴尊,亂暴之神,因其狂暴的性格而被視為破壞神。他斬殺了八歧大蛇,成為神話中的英雄。

須佐之男的故事,是從日本的誕生開始的。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剛剛從混沌的泥漿固化為天地。天,叫做「高天原」。有一男一女兩個神靈從高天原降到了地上。男的叫做伊邪那歧,女的叫做伊邪那美。他們站在天浮橋上,用矛把漂浮的國土往回拉。就這樣滴水成河、聚少成多,他們用滴落的鹽構成了自凝島。後來,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就在那裏結婚了,生下了大八州國,這就是最早的日本。 

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就象亞當和夏娃那樣結婚了。他們生出了海神、河神、山神、雨神、風神、田神等各路神仙。但是,在最後出生火神的時候,伊邪那美被孩子的火燒死了,她的生命走上了黃泉之路,一去不歸。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生者和最早的死者。 
伊邪那歧去黃泉之國,想把伊邪那美接回來。但是,他是不能夠把已經成為死者的伊邪那美帶回來的。在夫妻二人依依惜別之際,伊邪那美說,她每天要殺死1000個人,以求得心理上得平衡。伊邪那歧說,這樣的話,他要每天生出1500個人,以保證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於是,從那時起,日本的人口開始增加了。 

從黃泉國回來的伊邪那歧,用他的左眼生出了天照大神,用他的右眼生出了月讀,然後,又用他的鼻子生出了須佐之男。 
須佐之男雖然是是守護海洋的神,但是,他整天哭。生氣的伊邪那歧就把他從海裏趕了出來。於是, 喜歡和人在一起的須佐之男,就去看望住在高天原的他的天照大神姐姐。在這裏,他把好不容易開墾出來的田地給搞荒涼了,把馬扔進了紡紗的小屋,搞得一切都亂七八糟得。高天原的人們對他的粗野暴行毫無辦法,感到萬分棘手。 

起初,太陽神還能夠以寬讓的心情來容納須佐之男。但是,須佐之男太任性、太不講道理。被嚴重傷害了心靈的天照大神一怒之下,憤然進入到天石屋戶(又名天岩戶,相當於中國神話裏的南天門。)裏不出來了。於是,高天原變得一片漆黑,大地也沒有了陽光的照耀。這可以說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日食現象吧。 
無論如何也要讓高天原恢復原來的光明。為此,人們在岩洞前舉辦大型歌舞晚會,又唱歌,又喝酒,很是熱鬧,目的是暗中打探一下天照大神的心思。天照大神見洞外如此熱鬧,心情似乎也好了起來。就在她悄悄地從岩洞的縫隙向外看的時候,力大無比的各路神靈猛地把岩洞扒開了。此時,在岩洞之前,跳起了天細女舞。據說,這就是日本神樂歷史的開始。 
於是,高天原和大地,又恢復了往日的光明,而須佐之男終於被從高天原驅逐出境。 

被從高天原趕出來的須佐之男,降落到了叫做鳥發的出雲的船通山上。 
一天,他發現有一雙筷子從河的上游漂了下來。“啊,上游有人呐!”,於是須佐之男順流而上。在那裏,他看到了叫做腳摩乳和叫做手摩乳的老夫婦兩人,圍著一個叫做奇稻田姬的美麗的姑娘在哭泣。 
仔細一問,才知道:這兩位老人有8個姑娘,但是,每年要被八歧大蛇吃掉一人,現在,眼看就輪到最後一個姑娘了,所以,老夫婦和小姑娘急得哭泣不止。 
八歧大蛇,是一隻眼似紅燈籠、身上長著八個頭、八個尾巴、身長超過八條山谷的惡魔。須佐之男的心,被奇稻田姬姑娘美貌打動了。在得到能夠和姑娘結婚的允諾後,須佐之男決心降伏大蛇,為民除害。 

須佐之男把奇稻田姬變成一把梳子,插在自己的頭上。他請腳摩乳和手摩乳兩位老人用籬笆作成八扇大門,在大門前擺上八桶烈性酒。 
不一會兒,八歧大蛇來了。它香噴噴地把酒都喝幹了之後,就醉臥在地上。於是,須佐之男拔出利劍,向醉倒的大蛇發起了進攻。經過好一番天昏地暗的搏鬥,須佐之男戰勝了大蛇。最後,他把大蛇剁成碎塊,並且用大蛇的尾巴製作了一把精美的寶劍。 

須佐之男製作的寶劍,叫做天叢雲之劍,是他從未見過的寶劍。這把劍,與其自己拿著,不如更適合於思念已久的天照大神,於是,他就把天叢雲劍獻給了天照大神。 
這把寶劍,後來被人們稱為草雉劍,至今,它仍是傳說中的三件法寶之一。 

降伏了大蛇的須佐之男,與叢梳子變回來的奇稻田姬姑娘結婚了,他們唱著日本最早的民歌「八雲立、出雲八重垣、夫妻恩愛八重垣、還有八重垣」,幸福地生活著。不久,他們的兒子——大國主神誕生了。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推好書] 跑步,該怎麼跑?


跑步,該怎麼跑?:學會「姿勢跑法」,提高跑步效能、不受傷!

跑步,該怎麼跑?:學會「姿勢跑法」,提高跑步效能、不受傷!Pose Method of Running
作者: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約翰.羅伯遜
原文作者:Nicholas Romanov, Ph.D. , John Robson
譯者:徐國峰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27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205502


[心得分享]
今年是我的健康管理年,第一個目標是減重15公斤。透過少吃多動的方法,記錄每天的體重變化來監督自己的努力成效。關於多動這個方法,第一個想到花最少錢的運動就是慢跑了。但是我們常聽到跑步傷膝蓋這個口語相傳的小道消息,也有不少運動人士出來現身說法,跑步實在傷膝蓋啊!! 三人成虎的力量實在讓人有些迷思。但是,台灣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慢跑活動在各地舉辦,猶有勝者更舉辦雙鐵或三鐵的活動,如此興盛的運動風氣,實在讓我覺得很有趣。究竟慢跑真的傷害膝蓋嗎? 如果是真的,遠古時代的人們是如何打獵維生? 又何以看見文明古國希臘對於運動的熱愛,古陶上深植人心的跑步繪圖,更舉辦奧林匹克賽頌揚偉大的運動選手。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原來跑步是需要學習的?!這打破了我過去以為穿上運動服,戴上碼表,設定目標,做好暖身就直接上路的習慣。首先第一個就是從「心態」上的認知開始從新建立。如同芭蕾舞、空手道、彈鋼琴,先從認知跑步也有正確的姿勢開始,了解身體的結構與為什麼常發生運動傷害,甚麼是錯誤的姿勢開始。作者的文筆坦白、簡單有趣,邊看會邊有一股想要馬上去跑跑看的衝動。整本書看下來不僅得到了正確的觀念,更能夠透過上網學習許多人的實踐影片以及收集目前坊間的參考資訊(EX:鐵人三項運動聖經),實際觀察自己的姿勢是否讓自己運動的越來越健康。

減重過程為期半年的生活(已經12KG),慢跑+單車是我運動訓練的重要項目。剛開始只能跑個1.8K就氣喘吁吁的,到現在能夠輕鬆跑完9K而沒有不適感,這樣的進步除了靠自己的毅力與耐力,我認為擁有正確的觀念知識,並且實踐這些建議與原則,更是讓我減少運動傷害並且開始決心參加路跑活動的推手。學習「姿勢跑法」是一輩子的事,如同達文西所說「上帝賣所有的東西,代價是你所付出的努力」。讓我們一起越來越健康,因為運動而讓生活有所感動。

優秀跑步技術的規則
  1. 雙腳轉換支撐點的速度要快。
  2. 在轉換支撐點時,利用後大腿肌,直接把腳踝從地面朝臀部拉起。
  3. 盡量減短支撐時間。
  4. 腳掌支撐在地面時盡量不出力、保持放鬆與輕巧。
  5. 不要用腳掌或腳尖蹬地,只是向上抬。
  6. 不要以腳後跟著地,更不要在轉換支撐點時把重量壓在腳後跟上。但腳後跟可以輕微地觸地。
  7. 腳掌每一次的著地點要落在通過臀部與膝蓋的直線之後。
  8. 不要把重量轉移到腳趾上;當你的重量落在蹠球部時,就馬上把腳踝向上拉起。
  9. 加速時不要加大步伐,或是刻意加大動作的幅度(包括手和腿),它們是加速的結果,而非原因。
  10. 不要使你的膝蓋和大腿前後擺動得太遠。
  11. 不要使腳踝前後擺盪,它們只是上下移動而已。
  12. 抬起腳踝之後,使大腿和膝蓋保持放鬆。
  13. 不要太過在意跨步與落下,只是抬腳。
  14. 你的雙腿並非依靠任何其他的肌肉活動,而是隨著自身的重量,受重力的作用、肌肉收縮力與動力自由落下。
  15. 不要以腳尖瞪地,也不要以腳尖著地。
  16. 腳踝始終保持在放鬆的狀態,不用刻意內縮或打直。
  17. 手臂擺動時保持自然放鬆,只要讓身體在移動腳布的時候保持平衡即可。

跑步技術概念提醒
  1. 跑步是透過無數的「姿勢」所組合成的動作。
  2. 抬腳與所有耗費的力氣都與「重力」有關。
  3. 自在地跑即指「讓身體自由落下」。
  4. 腿部肌肉功能只是「幫忙」把垂直的重力轉換成水平前進動力。
  5. 身體在自由落下時之所以移動,是透過持續地轉換支撐點與破壞平衡來完成。
  6. 轉換支撐點的動作,是透過垂直地「朝臀部」向上拉起腳掌的動作來完成。
  7. 在「關鍵跑步姿勢」時,拉起支撐腿的動作完全是由後大腿肌群來完成。
  8. 堅守「拉起」的概念,而非「蹬地」。
  9. 跑步是一種「動作的技巧」。
  10. 技術是一條拿來「運用和磨練」身心能力的道途。

2011年8月7日 星期日

20110807-超陽光的父親節

星期天回老家,中午跟老爹跟媽咪吃飯,
送了一頂LED發光的運動帽給老爹。

下午帶著MERRY到大瀨橋溪邊玩水,
帶點陽光的溪水一整個透心涼。
不久,老爹帶蛙鞋跟攀岩垂降裝備,
分享如何使用這些工具的技巧。

首先練習了蛙鞋游泳,真的無敵好用!! 
練習只用雙腳來回遊了五六趟(雙手輕鬆放在大腿),
深呼吸一口氣,腳底底面朝天空,輕輕的用兩腳腳踝拍打,
一下子就游到大約30米外,超快。

另外老爹示範了從5高的垂直牆面垂降到溪水,
也示範如何用普魯式結重新攀回到上面。
接下來就是我自己連續兩次的垂降跟攀上。

垂降時的重點在於下降前,先在安全處做好所有確保動作,
接著就是將控制下降的手放在屁股後側,另一手放開,
雙腳垂直於牆面,透過[控制手],
輕放主繩索(承受力2500KG)或向外輕拉控制下降速度。

普魯式結上昇,重點在於利用小繩(承受力1200KG)做普魯式結(繞三圈)
一個繫於大D下方的主繩索上,另一個繫於大D上方的主繩索上。
透過一隻腳踩下方繩索蹬上去靠緊牆面,一隻手撥開上方普魯式結將其往上推。
接下來踩著下方繩索的腳跨出來,讓兩隻腳垂直牆面作休息。
透過這個時候把下方普魯式結鬆開往上推,然後重複剛剛的動作,
就可以從溪裡沿著牆面上昇。

當然垂降時,老爹有在旁協助進行安全確保。
這是攀岩跟垂降一定要的。

第三次改從樹上垂降時,嘗試大幅後跳下滑,
一個沒注意,兩腳小腿脛骨直接撞到凸出的岩石,
一整個人超級清醒,我痛到邊痛邊笑。
還好不嚴重,只有擦傷流血跟烏青,
這提醒我更注意安全。
在溪中泡水冷靜一會,繼續練習蛙鞋自由式。

以上就是老爹跟我的父親節的戶外活動。
感謝老爹!!

嗯,我想我也該買一些裝備了。
我想買攀岩基礎裝備跟激流獨木舟   \(=口=)/

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推運動] 8 Reasons Why Your Workout Isn't Working

8 Reasons Why Your Workout Isn't Working

Sneaky Reasons Why You're Not Getting Results
  -- By Jennipher Walters, Certified Personal Trainer and Fitness Instructor
We all know how fantastic working out is for your health. But what happens when your workouts aren't delivering the results you want? Or you're not getting the results you think you should be getting? While any kind of physical activity is good, some workout plans are better than others and—as you might suspect—a lot of other factors come into play when trying to lose weight and tone up. So if your workout isn't working for you, one of the following eight reasons could be to blame. Find out how to turn that around and get the results you deserve!

1. You're not working hard enough.
If you have been exercising consistently for several weeks, months or years, it's definitely time t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and start pushing yourself. As you work out more and more, your body adapts and becomes more efficient at doing that certain activity. This means that over time, the 30-minute workout that was challenging for you three months ago doesn't provide the same results. In fact, you're actually burning fewer calories and your body is no longer changing if you're still doing the same old thing.
Get-Results Remedy: In order to get results from exercise, you have to regularly push yourself beyond your fitness comfort zone. Whether you increase the frequency, intensity, or duration of your workouts, you have to switch it up. Not sure where to start? Try adding an extra day of cardio onto your routine, testing out a new group exercise class at the gym, adding another loop around your walking track, or bumping up the incline and speed on the treadmill. Remember, when it comes to exercise, change is good—and that change should be challenging!
2. You're working too hard. 
Yes, you can actually work out too hard and too much. If you're someone who goes all out in every workout, or rarely to never takes a day off to rest, you could actually be breaking your muscles down instead of building them. If you always feel tired and sore, have unexplained headaches, insomnia or just a general lack of motivation and an inability to complete your workouts, you may be overtraining.
Get-Results Remedy: Take three to five days off of exercise altogether. It may be hard for you to do this, but know that you must allow your body the time it needs to rest and recover. Get plenty of sleep each night and fill up on nutritious foods. Then slowly ease back into your routine, making shorter, less intense workouts part of your workout plan. And remember to always take one to two rest or easy active recovery days a week!
3. You haven't changed your diet. 
Exercise is awesome, but if you're not eating a nutritious diet with the appropriate number of calories for weight management, you could be shooting yourself in the foot. Proper nutrition fuels your workouts, but eat too much and you could gain weight (or hurt your weight-loss efforts), and eat too little, and you won't have enough energy to exercise.
Get-Results Remedy: If you can't seem to see those muscles you're trying to build, startlogging your foods to see how many calories you're eating a day. If you're regularly eating more than you should (it just takes an extra 100 calories a day to gain an extra pound a month), then try choosing lower-calorie versions of your favorite foods and slowly decreasing your caloric intake until you're at the right level! On the flip side of that, if you find that you're eating too few calories, that can also slow your metabolism and leave you drained at the gym. Find out how many calories you need to manage your weight by visiting your SparkPeople Nutrition Tracker.
4. You're only doing cardio. Yes, cardio is important for calorie burning, but a proper exercise plan includes cardio, strength training and flexibility. If you're just doing cardio, then you will be burning calories and strengthening your cardiovascular system, but you won't be really changing your body composition by building more muscle. For that you need strength training!
Get-Results Remedy: Lift weights or do body-weight exercises, such as lunges and push-ups, at least twice a week to reap the amazing benefi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including decreased body fat, increased muscle mass and stronger bone density. For hardcore cardio fans, you can also try kettlebell training or circuit training, which is like getting a strength and cardio workout at the same time!
5. You reward yourself with food.
Do you allow yourself to have that extra piece of pizza or order that dessert when dining out because you "went to the gym" earlier? If so, you may be undoing all of that good calorie-burning with too many treats.
Get-Results Remedy: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calorie contents of your favorite foods—and find out how many calories you're really burning through exercise. (SparkPeople's Nutrition Tracker and Fitness Tracker will help you learn!) Remember that while you may have run 3 miles at the gym, that only burned 300 calories, which isn't nearly equivalent to the calorie count in that brownie sundae you ate later. Focus on how good exercise makes you feel rather than what it allows you to eat after; and choosefoods that fuel your workouts, rather than the other way around.
6. You're doing too much too soon.
Unfortunately, results don't happen overnight. It takes time and consistency to get in shape over the long haul. But how many of us decide that we're going to get in shape and then get totally gung-ho, spending hours at the gym only to find ourselves tired, sore and no thinner after a week or two?
Get-Results Remedy: Be patient. Remember that you're creating a lifestyle change that you can sustain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While there's temptation to start off doing extra long and hard workouts, don't. Build up to doing those tough workouts gradually as the weeks go by. Not only will this prevent injury and give your body more time to adapt and change, it will also give your life and habits time to change—permanently!
7. You're trading sleep for workouts. 
We're all so busy these days, and sometimes the only time to work out seems to be early in the morning—even if you were up late the night before working or with a child that couldn't sleep. But regularly swapping sleep for workouts can seriously hinder your weight-loss, as sleep triggers a number of hormones that influence cravings and a tendency for weight gain. In addition, too many sleepless nights will leave you tired and unfocused for your workouts, which means that you won't get much from your efforts. And did you know that sleep is a much needed part of a fitness plan, since a lot of recovery and repair happens while you rest each night? Skimp on the shut-eye, and it could also lead to symptoms of overtraining.
Get-Results Remedy: Start scheduling both your sleep and your workouts—and treat both as unbreakable appointments. Then follow SparkPeople's 4-week Better Sleep Challenge to make the most of those Z's! Exercising after an occasional sleepless night shouldn't pose too many problems. But if you're regularly swapping sleep for a sweat session, you could be doing more long-term harm than good. Sleep should come first—even before working out.
8. You sit all day. 
Sure, you work out regularly, but what you do the rest of the day matters, too! If you put in a solid exercise session only to sit at a desk all day and lounge in a recliner watching TV at night, you may be undoing all of your hard work at the gym. Plus, there are a number of new studies that say too much sitting can be bad for our health and our waistlines—even if you exercise during the day.
Get-Results Remedy: Try to work more activity into all areas of your life by going for a walk after dinner, choosing to stand whenever possible, taking the stairs, parking your car further away and replacing your TV time for more active relaxation (like playing with your dog). Also, if your job requires you to sit in front of a computer all day, set a timer to beep every half hour or hour to remind you to stand up, stretch and do a quick lap around the office.

If you're not seeing the results you want, you may be guilty of more than one of the mistakes above. Follow these tips to feel better, have more energy and get the workout results you want and deserve! 

以下是來自Mobile01網友的翻譯
===================================================================
運動塑身無效的八個原因

1, 運動的不夠
如果你已經規律的運動一段時間(數週,數月,甚至數年),那肯定要增加運動的強度,並開始對自己施壓。當你訓鍊的越來越多,你的身體就開始適應,變的對做那項運動越來越有效率。三個月前做30分鐘的訓鍊對你來說是個挑戰,但是現在做同樣的事不會有一樣的結果。事實上,如果你一直做同樣強度的鍛鍊,你會燃燒比之前較少的熱量,而且身體不會有所改變。

措施: 為了得到成果,你必須定期的強迫自己超出訓鍊的舒適圈。不論是增加運動的頻率,強度,或是持續的時間,就是要有所突破。試著這樣開始: 增加一天做有氧運動,或參加新的健身房訓練課程,增加一段散步路程,或是增加跑步機的速度或坡度。只要開始運動,任何挑戰都是好的。

2, 運動的太多
當然你可以讓自己訓練的十分艱苦吃重。假如你是個每天做各種訓練的狂人,或是很少找一天來休息,你很可能會傷害你的肌肉。如果你總是感到痠痛疲勞,莫名的頭痛,失眠,訓練時力不從心,你很可能就是訓練過度了。

措施: 一週運動3~5天。也許對你來說很困難,但總是要讓身體休息復原。睡飽一點,吃營養的食物。稍微減少運動的份量,慢慢回到規律的訓練,記得一週至少要有1~2天的休息日。

3, 沒有改變你的飲食
運動超棒! 但是如果你沒有針對你的體重管理來吃營養的食物並攝取適當熱量,你就會被食物打敗。適當的營養是訓練的燃料。吃太多可能減緩減重效果或是增胖,吃太少會沒有足夠的能量來運動。

措施: 假如你要鍛鍊的肌肉沒有變大,開始記錄你每天攝取的食物和熱量。每天多吃進100卡的熱量,一個月就會多0.45公斤。假如吃太少,就會降低新陳代謝且運動時筋疲力盡。

4, 只做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對燃燒熱量很有幫助,但是一個適當的訓練計畫應該包含有氧運動,肌力訓練和伸展拉筋。如果只做有氧運動,會燃燒熱量,強化心血管系統,但是你的身體組織無法透過肌肉的增加獲得改變。所以你需要肌力訓練。

措施: 做重量訓練,或是身體重量阻力訓練,例如仰臥起坐/伏地挺身,一週至少做兩次。阻力訓練有如下效果: 降低體脂肪,增加肌肉量,增加骨質密度。有氧運動的狂熱者,可以試試壺鈴訓練或是循環訓練,這可以強化肌肉並同時做有氧運動。

5, 用美食獎賞自己
訓練完後,你是否會因此讓自己多吃一塊比薩,或是多點一份甜點?這會毀了你之前的努力。

措施: 熟悉你愛吃的食物熱量是多少,並了解你透過運動燃燒多少熱量。好不容易運動燃燒了300卡,可不等於運動後可以吃一個布朗尼蛋糕冰淇淋。記得運動帶來的好處,並且吃對訓練有幫助的食物。

6, 你做的太多太快
訓練成果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才看的到,效果不會立即顯現。但有多少人決定運動減肥後,卯起來在健身房待好幾個小時,搞得自己又累又痠痛,但過了一兩個禮拜卻完全沒變瘦?

措施: 耐心點! 記得你是在創造一個可以和你共度餘生的生活方式。有時會想去做那種狠操的訓鍊,別這麼做,應該要花幾個禮拜慢慢加強到那種強度,不但能避免傷害,讓身體多點時間適應轉換,還能讓你的生活習慣永久改變。

7, 你犧牲睡眠來運動
有些人很忙,為了運動,即使前一天很晚睡,依然早起做運動。但通常犧牲睡眠時間來運動會阻礙減肥,因為身體有一連串的活動需要在睡眠時進行。此外,睡眠不足會讓人疲勞,而且無法專心在訓練上,造成訓練效果不佳。睡眠是訓練計畫中重要的一環,很多的復原和成長都在每天的睡眠中進行。睡眠不足可能導致和訓練過度類似的結果。

措施:把睡眠和運動都排進行程,而且嚴格執行。偶爾一天沒睡飽不會影響訓練,但如果你總是犧牲睡眠時間來運動,長期下來得到的傷害比好處多。睡好覺是第一要務,甚至比運動還重要。

8, 你坐了一整天
(不翻了...就是建議你不要除了運動時間外都坐著,如果是電腦上班族,也固定時間起來活動一下,晚餐後也建議散個步之類的)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推健康] 抗性澱粉可以燃燒脂肪

在許多人的減肥大計裡,澱粉永遠是大敵,幾乎每個減過肥的人都曾經和街上美味的雞蛋糕、豬血糕、蔥油餅、炸醬麵…奮戰過。

但最新研究發現,非但不需如此,更且,澱粉類應該加入你的減肥計劃。

▲為什麼?發表在《營養與代謝》期刊的研究指出,多吃含抗性澱粉的食物,因為能降低脂肪儲存而減下體重。只要你將每天所吃的澱粉類,將其中的5~6%用抗性澱粉取代,就能達到減重效果。

▲抗性澱粉是什麼?長久以來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纖維和非水溶性纖維,但近20年來,科學界一直在研究第三類纖維─抗性纖維,被認為是近年來碳水化合物和健康關係中一項重要成果。

一般人每1克抗性澱粉平均提供2.8卡熱量,對於血中胰島素偏高的人,每公克抗性澱粉則僅2.2卡,仍低於一般澱粉每克提供4卡的熱量。

通常吃下澱粉類後,會產生燃燒熱量,但抗性澱粉無法消化或吸收,只好讓脂肪排上首位先行燃燒。和其他纖維一樣,可以提供飽足感,飽腹作用較為持久。

▲抗性澱粉分成四類,前三類在日常飲食中十分常見:
  • 第一類存在於種子類、豆類、全穀類等未加工的食物。
  • 第二類指類生的、無法完全糊化的物質,如生的馬鈴薯、生香蕉等。
  • 第三類指的是烹煮過又冷卻的老化澱粉,如隔夜飯。
  • 第四類則是在實驗室裡將第三類的老化澱粉純化後變成粉末,可以直接加在纖維較少的優格或牛奶裡,因此此類抗性澱粉也將成為食品加工業未來的明星。

抗性澱粉的建議攝取量至今沒有定論,但美國民眾每日飲食中抗性澱粉約攝取3~8克,中國大陸則為18克,為了獲得腸道相關的健康效益,建議每天攝取20克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不只是減重新武器,還有更多健康益處。

抗性澱粉無法被小腸消化吸收,而直接旅行到大腸,為腸道內益生菌發酵過程提供養分。因此研究指出,將已經罹患結腸直腸癌的病人臨床介入發現,每天給予30克的抗性澱粉,結腸息肉有絲分裂(細胞分裂週期的一部份)的比率明顯低於沒有吃抗性澱粉的人。

而且,因為抗性澱粉無法消化的特性,有利於血糖控制。中國大陸的研究發現將第二型糖尿病人隨機分組,一組每天給予30克的抗性澱粉,另一組不攝取抗性澱粉,結果顯示吃抗性澱粉組的飯前、飯後血糖都明顯下降。

根據抗性澱粉的原理,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有以下建議:

1.主食多選擇含抗性澱粉的食物
例如早餐挑選燕麥粥便是就是終極好早餐。一碗煮好的燕麥粥就有0.7克的抗性澱粉,若將香蕉切片撒上,又可以增加4.7克的抗性澱粉。

馬鈴薯若不油炸變成薯條,就是澱粉模範生。1顆煮熟的馬鈴薯有3.2克的抗性澱粉,而且熱量才300卡。和馬鈴薯同一家族的地瓜也有3克的抗性澱粉。

2.吃米飯變成很有學問

為了吃到更多的抗性澱粉,首先可以做的是將主食從白米、白麵條、白麵包,改成糙米、全麥麵條、全麥麵包。煮好半碗的白飯抗性澱粉含量是0.6克,糙米卻是3克。

壽司因為是冷飯,加上醋可以控制血糖,成為減重好幫手。最重要的是因為白飯放冷後,抗性澱粉又會回升,達到0.95克。

隔夜飯也大翻身,雖然隔夜飯在冰箱裡儲存後回溫加熱,抗性澱粉又再次減損,但依舊比原本的熱飯高,所以推薦吃剩飯,不要浪費食物,也節能環保。

減肥時,烤飯糰應該被打入冷宮。因為米飯烤了之後,澱粉分子變小,抗性澱粉又降低,所以應該少吃。

3.生的比熟的好,脆的比爛的好

澱粉類裡不能糊化的物質如馬鈴薯、青香蕉裡都有豐富的抗性澱粉。以山藥為例,日本料理裡生的磨山藥就比台式料理的山藥排骨,有更多的抗性澱粉;中國大陸的家常菜脆溜「土豆(馬鈴薯)」的抗性澱粉,就比馬鈴薯泥來得多。

飲食中多選擇富含抗性澱粉的天然食物,包括全穀類、豆類、部份蔬菜水果,讓飲食生活更加健康,也可以得到抗性澱粉帶來的減重好處,不過不管哪種澱粉、哪種纖維,仍然不是減重真正萬靈丹,最終還是要回歸健康的生活習慣。

【10種抗性澱粉排行榜(單位/抗性澱粉含量[克])】
  • 香蕉/中等1條/4.7
  • 地瓜/1顆約5公分大小/4.0
  • 馬鈴薯/1個(水煮、冷的)/3.2
  • 糙米/半杯(煮過)/3.0
  • 玉米/半杯/2.0
  • 義大利麵/1杯、冷的/ 1.9
  • 豌豆 /半杯,煮過/1.6
  • 黑豆 /半杯,煮過/1.5
  • 燕麥 /1杯(煮過)/0.7
  • 全麥麵包/2片/0.5

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小洋-夏日南國2日遊-20110702-0703

高雄行DAY01-高鐵初體驗,嗯,真的是相當便利的交通方式。
這次回高雄主要就是回中山參加GF20週年慶。
中午先跟我們這屆夥伴聚餐(呈呈很可愛),
下午參加學弟妹熱情舉辦的社慶,跟許多夥伴十幾年沒見囉,
欣賞學弟妹很棒的表演,透過拍照大地遊戲跑一趟社辦跟集訓場地,
感謝讓我們再次有機會聚在一起,也勾起大學時代的回憶。

傍晚從渡船頭晃到駁二特區,體驗高雄的新氣象。
晚上CHECKIN 高雄福容飯店(多虧公司福委會簽特約)。
八點半再次到MO JAVA用餐,真是值得大推的餐廳。
FISH CAKE GREAT!!

餐後沿著港邊的單車步道散步回飯店,
What a wonderful day! PS: 高雄天氣真的好到爆炸,
光是在文化中心走路等人,就快曬成人乾。ORZ

高雄行DAY02-五點半被窗外的港邊陽光曬醒,
梳洗後整理了一下以前社團照片,
嗯,真的有很多有趣的回憶(還有金門隊的哩),
六點半跑到飯店健身房慢跑40分鐘跟重訓(隨時保持運動好習慣很重要喔!)。

下午再次跑到駁二特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勞工博物館這次的主題-吉他。
除了形形色色的吉他,也看到高雄YAMAHA在2007關廠後的回憶錄,
很令人感動。由於背著將近10KG的東西在大熱天下"鍛鍊身體",
只好早早搭捷運回到左營。女王突發奇想嚐嚐劉家酸菜白肉鍋!!
兩個人便殺到海軍中正堂,下午兩點以後火鍋半價喔!!
兩人套餐應該要四個人吃(所以打包了...ORZ) 口味相當好。
再次回到左營站後,在彩虹市集晃了好久。
台灣對於個人創作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很好的改變呢。
特別的是在這找到了一枚跟我"有緣"的銀戒。YES!!

高雄行番外篇-今天搭高鐵回台北時,
巧遇來台演講永不放棄的力克‧胡哲在工作人員協助下,
從身邊經過(有多近呢~就坐在旁邊一樣)。
看見他面帶笑容,雖然僅僅幾秒鐘,
當下的感染力已經讓我知道熱愛生命就應該如此!!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推健康] 外食族黃金健康法則

外食族黃金健康法則  

[參考來源:57健康同學會-為健康把關的57堂課]
如果喜觀這些觀念的話,歡迎到書店買回家多看看喔!

外食族有哪些選菜法則? 超商便當還是自助餐比較好? 為了避免將過多的油,以及不當添加物吃下肚,那些食物應該避免? 外食族應該怎麼吃才健康?

「三餐老是在外,人人叫我老外」,道出現代人的飲食狀態。根據遠見雜誌2007年調查結果,國內天天外食族人口超過330萬,餐餐外食者則有170萬之多。而行政院主計處2009年最新統計資料則顯示,國內外食比例已經超過7成,其中,午餐外食比例近8成。

外食族驚人數字
1. 天天外食族:330萬,餐餐外食族:170萬。(遠見雜誌2007年)
2. 全台320萬外食族每日蔬果攝取不足
3. 只有10萬外食族有做到天天攝取三蔬兩果。(三蔬兩果共五份,以蔬果說,每份大約是半碗,水果以一個女生的拳頭大小為一份,每份重量大約都是500公克。
4. 118萬外食族,每日肉類攝取量超過標準值五倍,33萬外食族每天攝取超過標準值10倍肉類! 小心過多肉類會讓你成為慢性腎臟病高危險群。

外食族聰明點菜不發胖
外食省時更省力,成為新一代的飲食模式,但用餐的食品衛生、選菜健不健康等也值得留心。一般而言,男生每天需要的熱量約200大卡,女生1800大卡,分配在三餐之間,早餐份量約等於午餐、午餐份量大於晚餐。營養師建議,早餐熱量佔一天總熱量的30-40%,午餐30-40%,晚餐則在20-30%之間,換算下來,男生的午餐不要超過800大卡,女生則在600大卡左右。因此,以外食族最常吃的自助餐來說,午餐的選菜應在600-700大卡之間,建議碳水化合物(澱粉類食物,如飯、麵)在50-60%之間,也就是男生至少一碗飯、女生半碗多一點;蛋白質占的份量不要過多,要注意蛋、豆腐、豆皮等豆製類都是蛋白質食物,一餐攝取量30%,亦即一份就足夠;蔬菜部分,不要偏好葉菜類,根莖花果類也要吃,同時注意紅、黃、綠、白、黑等顏色的分配,但不要一次點太多樣蔬菜,因為自助餐廳的菜多油,三樣蔬菜恐怕就有500大卡,如果選擇太多樣,則熱量顯然超過一餐所需的攝取量。

此外,須注意烹調方式,烤或蒸比煎、炸來的健康。特別提醒,許多人喜歡點滷排骨,但如果滷排骨的烹調方式是裹粉後先炸再滷,熱量反而更高。至於蛋的部分

,清煎的荷包蛋或滷蛋都可以,切記不要選擇煎得焦黑的荷苞蛋,一來由太多,二來焦黑食物吃多容易致癌。再來,許多外食者選擇素食,蛋素食自助餐廳通常烹調時加更多油,因為素菜怕油不夠會澀,加上麵筋、油豆腐、炸豆皮等食材都是合成、加工製品,吃了反而容易肥胖。

除了自助餐之外,外食族也常光顧超商購買便當。2008年消基會針對國內四大超商18件國民便當做評比,發現普遍多油、高鈉、少蔬菜,且這些便當經過微波時,外盒塑料會釋出很多毒素,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其中一款便當還含有防腐劑。因此,外食族選擇商便當時要多加留意。建議習慣在超商解決三餐的外食族,偶爾可以選擇飯糰配上生菜沙拉(醬汁不要放太多,甚至不要放,改用優酪乳淋上去),再加上一杯優酪乳,如此一餐的蛋白質與其他能量來源就足夠了。

難以抗拒有害健康的10大美食
台灣以美食聞名,但許多美食常是不健康的食品,吃多了對身體有害。外食族常常在主餐之外,多吃了許多雜七雜八的東西,其中,又以10種「邪惡食物」最令人難以抗拒。

難以抗拒10大邪惡食物排行榜
1. 排隊排到腳軟的鹹酥雞、炸雞排
2. 方便到不行的泡麵
3. 夠味的醃漬、罐頭食品
4. 酸甜可口的加工果汁
5. 清涼解渴的可樂汽水
6. 人手一杯的珍珠奶茶
7. 後遺症多但非吃不可的麻辣火鍋
8. 一口接一口的脆脆洋芋片
9. 速食之王的漢堡
10. 香味撲鼻卻傷身的烤肉


烤肉、漢堡 NO!!
「10大邪惡食物」中,烤肉盡量別吃,真的想吃切記不要烤黑烤焦,因為,蛋白質燒焦會容易產生致癌物;漢堡的問題在於要確認肉品的來源,以及製作過程中添加的油脂類是否含有反式脂肪,及調味料是否有問題或過量,且漢堡通常會配薯條、可樂一起食用,熱量十分驚人。

洋芋片 NO!!
洋芋片是小朋友愛吃的零食,市面上洋芋片有2種,一種是合成,一種是天然的,但2種製成都必須經過油炸,油以及鈉含量超高,不宜多吃。高溫油炸澱粉類食品,亦可以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

麻辣火鍋 NO!!
台灣的麻辣火鍋很有名,許多港星或國外明星來台必定品嘗,但是,麻辣火鍋非常不健康,因為製作過程使用許多油,吃的同時相對也吃進一大堆油脂。根據實際測量,4人份的麻辣鍋底加上火鍋料,超過8000大卡,足足為一個人4天的攝取熱量總數。所以,麻辣火鍋少吃為妙,如果非吃不可,應把浮在湯上面的油撈掉。

珍珠奶茶 NO!!
多數人愛喝的珍珠奶茶也是熱量超高的垃圾食物,一杯珍珠奶茶約600大卡,等同於一個便當的熱量,且奶精當中的反式脂肪含量也高,而反式脂肪吃多了會提高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罹患機率。

飲料 NO!!
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女生每天只要喝一杯飲料,不管可樂或汽水,相較於不喝飲料的女生,腰圍胖了4公分以上,可見其熱量之高。特別提醒,有些人因為可樂汽水熱量高,改喝低卡或零卡替代,但不論低卡或零卡,還是碳酸飲料;之前有報導指出,碳酸飲料會對骨骼密度造成影響,且一週如果喝2罐以上,或加速老化,不可不慎。

果汁NO!!
加工果汁不僅含糖量高,還有人工色素,熱量相對也高。若是自行打果汁,則要注意,過濾掉果渣的話,喝果汁就攝取不到纖維質,所以建議直接吃才是健康之道。

醃漬、罐頭食品 NO!!
醃漬、罐頭食品如:醬瓜、香腸、醃肉、臘肉、板鴨等,油多、鹽多對身體有害,且醃漬類食品也是致癌物(硝酸鹽、亞硝酸鹽)的來源。

泡麵 NO!!
台灣的泡麵世界有名,但泡麵除了熱量高,其所提供的營養素只有碳水化合物和偏高的油脂,蛋白質與維他命、礦物質不是含量偏低就是沒有,且大部分的泡麵都是高鹽食品,有些可能一碗就超過衛生署建議國人每天鈉2400毫克(鹽6公克)的攝取量。

鹽酥雞、炸雞排 NO!!
「10大邪惡食物」之首是鹽酥雞、炸雞排,國民健康局曾對台北市小學做調查,結果發現五成學童下課後的點心,不是鹽酥雞就是炸雞排。它們雖然好吃,但對於身體健康的危害也大。一來這兩種食物需沾粉下鍋油炸,而沾了粉會吸附大量油脂,吃的同時也把一堆油吃下肚;再者高溫油炸的食物容易致癌。有研究發現,肉類食物若經攝氏200-300度以上的高溫煮食,很容易產生雜環胺,雜環胺會損壞基因,誘使人體的DNA(去氧核醣核酸)發生變化,所以有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機率,換句話說,鹹酥雞、炸雞排油多、熱量高,有可能致癌,千萬碰不得。

保健室潘主任小叮嚀
餐餐在外打點的外食族,要吃的營養健康其實不難,只要謹記簡單的4321原則,就是將一個盤子分成4等分,其中3份是植物性,1份是蛋白質。而3份植物性食物包括1份碳水化合物(飯、麵等澱粉類食物)、2份蔬菜,並將2份蔬菜再各分2種,也就是根莖花果4類都吃,且各種顏色都要有;1份蛋白質則在肉、蛋、奶、魚、豆腐中選擇,建議多吃豆腐,因為它雖然是豆製品,蛋是蛋白質含量超過50%。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推健康] 健康飲食與運動

[網路文章轉貼] 健康飲食與運動

騎腳踏車算是有氧運動是可以達到燃燒卡路里,但必須連續騎30~40分鐘而且必須保持固定的RPM才能達到效果,40分約能燃燒350~400卡,但對減重而言光運動還是不夠,還要配合飲食控制,才能有較佳效果。減重需要算卡路里依身高體重,人的基本代謝一日差不多 1900~2000卡。如果你每天攝取1300以下,加上運動消耗約每天減少1000卡每(減1公斤需燃燒7700卡)一週可以減重一公斤。

正確飲食建議:
  • 三餐一定要吃: 定時定量不可吃油炸高熱量食物如三明治、 漢堡、炸雞、薯條、麵包、燒餅油條、飯團、餅乾、巧克力、冰淇淋,這些只有高熱量而沒有營養價值,飲料類也不要喝,尤其奶茶或珍珠奶茶、罐裝飲料,更要避免喝可樂、汽水過多飲用碳酸飲料會流失鈣質,少吃一些澱粉類及勾芡食物,記得少吃一餐不會瘦,反而讓你肌餓而讓你吸收突然加倍更容易胖。
  • 用餐最佳時間 早餐6:30~8點 午餐11:30~1:00 晚餐6:00~7:30
  • 晚上7:30後不要再進食 可以喝水
  • 多喝水: 一天需喝4000cc水。水可以幫你代謝掉體內廢物,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 不吃零食: 大部分零食是沒有營養只有熱量。
  • 不可熬夜睡眠衝足: 盡量在11點前睡,睡眠7~8小時。熬夜會讓新陳代謝變慢影響減重效果.
  • 多攝取高纖維蔬菜水果:能促進腸胃蠕動排除宿便增加小腸絨毛吸收營養能力。宿便也是導致肥胖的原因。
  • 多補充健康營養食品及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細胞及肌肉的主要元素,肌肉比重多燃燒卡路里較快。大豆蛋白質比肉類蛋白質更有營養價值更無負擔,可以多吃豆腐或喝無糖或低糖豆漿
  • 固定運動習慣:如游泳或慢跑騎腳踏車,都能幫助你燃燒卡路里。但每次運動前必須暖身7~10分鐘,再做伸展然後開始運動,避免運動傷害每次運動最好能維持40分鐘才能達到效果。
  • 何謂有氧運動?運動中能保持一定呼吸頻率吸入氧氣在血液中帶氧供給給身體細胞,再由細胞將二氧化碳排入血中,再藉由呼吸排出體外。像慢跑、騎腳踏車、游泳、跳有氧韻律舞都是有氧運動.。
  • 你應該早餐及晚餐喝低糖豆漿+烤吐司麵包2片要考成金黃色這樣會減少一半熱量,吃200克蔬果,中午正常吃便當不吃麵,攝取足夠蛋白質能增加肌肉與脂肪比例,一公斤肌肉所燃燒卡路里是一公斤肥肉的7倍.

有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你就能減重成功,最重要的是減重要兼顧均衡營養,才不會造成身體不健康及日後復胖更嚴重問題,或是因為營養不均衡而產生其他疾病。健康減重成功.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元氣無比的一天

早安。今天又是元氣無比的一天。
今天六點五時左右才起床。星期天的運動+勞動讓我吃很粗飽。
足足休息兩天。

BUT!! 我輩仍須努力,
於是今天早晨運動不帶沙包了,自我優惠專案大放送!! 
2.5K的慢跑 12'08",比起帶上2Kg快上1'26",比起帶上4Kg快上3'34"。
整個循環5.0K大約30'12"。記得以前當兵好像3.0K要13分才及格。
看來我還要繼續加油!! 話說有誰記得自己以前當兵跑多少哩? 
跟小洋分享一下,讓我有更棒的目標繼續往前哩!!

今天當了人體空氣濾淨機。
早晨運動PS: 我覺得早上超過七點半盡量避免
在內湖路這個上班的汽車機車很多,
空氣品質比起清晨或晚上都差很多。~

結束這禮拜連續三天晚上當講師,
到覺旅咖啡吃木碗沙拉。
嗯,所以只好現在來去再跑個5.0K。
今天預計累積10.0K,挺好的。\ (^_^) /

晚間運動=慢跑2.5K + 快走2.5K。
慢跑2.5K,13'23"。果然一天跑第2次是有慢,
但是跑得很愉快,也完成早晚各5.0K的循環。
明天有夜騎關渡宮喔!! YAYA~ 等等洗澡完,睡覺去。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健康管理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

目標體重75Kg 為了達成目標, 每天紀錄是一件很重要的基礎功。
健康管理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加油!!

健康管理第一階段(第1天-第90天):2011/03/15-06/12 減重6.1 Kg
主要以飲食控制(每天卡路里減量+少吃外頭便當),
配合每週運動組合,
快走+慢跑5-6K(沙包2Kg+1小時)2次,
單車夜騎關渡宮32K 1次 2.5小時。


健康管理第二階段(第91-180天):2011/06/13-09/10 目標再減重8Kg(目前已經累計減重7.5Kg)
主要以飲食控制(卡路里減量維持+蔬果+燕麥片),
配合每週運動組合,
慢跑+快走5-6K(沙包4Kg+40分鐘)2次→第120天後會加長公里數
單車夜騎關渡宮32K 1次 2小時→第120天後增加帶社團夜騎楓林橋
夏天獨木舟及攀岩活動→規劃中...

今天是"比克"日!!!

早安,各位,早安,星期天,今天是"比克"日!!!
五點半起床囉,看到陽光,很習慣的想慢跑。
於是,穿好運動服,手跟腳四肢都綁上1KG的沙包(總共4KG),慢跑去哩。
今天是第1次在腳上綁沙包,跑個2.5K速度跟之前足足多了2'22"。
下肢真是有點酸的感覺。2.5K後改成雙手各2KG。
當整個慢跑循環結束,卸下沙包那時候,我突然想到"比克"。
喔~ 我真的知道這個感覺了...比克!!
悟空、那美克星、神龍、弗力沙、界王拳....喔喔喔喔喔喔喔....一瞬間... 我看到了....
喔喔喔喔... (嗯...我該去洗澡,準備看書了...)

最近文學類在看南派三叔的黃河鬼棺(練習看簡體字)、99年童話選、99年散文選。
商管類在看師父、管理工具黑皮書、窮查理的普通常識、HBR...。
生活類在看57健康同學會。如果有好書也請推薦啊...感恩。

今天也要回雙溪喔~ 耶耶~
回雙溪勞動ㄧ下,
家人們很辛苦但快樂的搬移ㄧ些東西.
古老黑鐵三輪車有小時候的回憶,
老爹剛出社會騎三輪車到火車站賣生魚片,
我坐在後頭, 晚上在跟爸媽去人家的宴會走唱.
我總累的在門檻上睡著.

嗯,現在想回家洗澡,
林劭品趕快起床接電話幫我開門!
全身髒透啦...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推好書] HD: 突破習慣領域

HD:習慣領域:影響一生成敗的人性軟體 【修訂新版】
 HD:習慣領域:影響一生成敗的人性軟體 【修訂新版】
作者:游伯龍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10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350851

這本書主要在談論一個觀念:
人類大腦的思考模式,能夠如同電腦更新作業系統(OS),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

同時分享如何打破"舒適圈",打破"自我設限",打破"自我否定"。
設定目標的方法,不在於未來我們要達到那個目標。
(通常我們老是在說  我以後要怎麼又怎麼樣...)
突破習慣領域的方式是讓自己的思考、行為及習慣都是以"已經是這個目標"在生活、工作。
例如小洋的目標原本是:我要變得更瘦更健康(←這是過去的思考模式。)


更有效的方式,小洋改變了自己的目標為  我已經是一個健康有活力的人
所以我健康飲食,健康生活,積極運動,並且把這樣的活力跟別人分享
這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不斷地告訴自己,灌輸自己強有力的信念跟價值。

另外,小洋介紹一下突破習慣領域的三個工具箱

七大強有力的信念(光明電網
  1. 人人都是無價之寶,你是我也是佛或上帝之化身
  2. 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有原因,其中一個主因是幫助我們成長
  3. 清楚而富挑戰性的目標是生命泉源,信心和全力地知行是達到目標的不二法門
  4. 我是我生命世界的主人,我對一切發生的事情負責
  5. 我的工作是我的使命,也是樂園,我有熱情、信心去完成。
  6. 生命時光最寶貴,我也百分之百地享用,並奉獻現在到死之前的生命
  7. 處處存欣賞感激,也不忘回饋奉獻和佈施
八個擴張習慣領域的基本方法
  1. 虛心學習-模仿是最有效的學習→當我們遭遇困難時,典範人物會怎麼想?怎麼做?
  2. 升高一層觀察和思考
  3. 事物的聯想
  4. 改變有關的參數
  5. 改變環境
  6. 腦力激盪的方法
  7. 以退為進
  8. 靜坐、禱告
九個深度智慧原理
  1. 低深原理
  2. 交換原理
  3. 對立與互補原理
  4. 循環進化原理
  5. 內部聯繫原理
  6. 變與化的原理
  7. 矛盾原理
  8. 裂與痕的原理
  9. 空無原理

問題就是機會!! 繼續鍛鍊體能!!

獨木舟教練考試出爐啦,我老爹果然厲害,通過資格考試啦!!
我沒通過,要繼續加油,準備下次講習,平常還是要鍛煉精實的技巧,
問題就是機會,,危機就是轉機,回雙溪好好練習.
今天上完課來跑個5K! 星期天學攀岩去。

今天聽書賞析會分享 HD 習慣領域。 真的很棒! 晚點來寫心得.

今天晚間運動=夜跑3.0K+快走2.0K,
慢跑2.5K 時間13'23",進步1"08",
唷呼!! 嗯,我想可以把強度再拉高一點。
除了兩手的2KG沙包,再加個2KG的綁腳沙包吧。
(這個沙包要推薦一下,大賣場那種"非鐵砂"比較好,流汗以後還可以洗)
洗完澡真的舒服啊~ 等等寫個上課心得給自己吧。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這兩天我最珍惜的事...

上完獨木舟教練培訓課程,除了得到一些獨木舟基礎技巧與知識,
我想這兩天最難能可貴,最值得珍惜的事情,
就是跟我老爹相處,一起參加活動。(野獸老爹)

我們父子倆像兄弟一樣互相幫忙及鼓勵,
真的很開心有這個機會能夠跟他一起出門,
畢竟我們長大以後,離開家很久了,
工作或課業總是讓我們變成一種好的藉口說沒時間陪家人,

但是平心靜氣下來,我們是否真的沒有時間呢?
I really doubt it.
我親愛的兄弟姊妹們,你們覺得呢?

當我們開始學會放下自己書讀最多,放下自己視野最廣,這些可笑的自大,
我們會發現長輩不是那麼會用言語來表達內心的愛,
讓我們靜下心來跟他們相處,會發現我們長輩們的可愛,
時時刻刻都在用行動代表對我們的愛與關心,
也讓我們學習如何把這份對家人的愛繼續傳承下去。
生命的每一個時刻總是值得我們珍惜,我愛你們。
也請你們告訴你的家人,你愛他。

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C級休閒獨木舟教練培訓-2011/06/11-6/12

獨木舟教練培訓第一天早上是基本觀念認識,
包含裝備,法規,台灣水域認識,相當基礎.
下午穿好裝備後,下水操練.
基礎動作演練包含boarding the kayak,brace,forward stroke,backward stroke, forward sweep, backward sweep,mark turn,rudder.
每個動作都必須練到有ㄧ定的肌肉記憶,才會順手.
嗯, 操作手感難度,激流舟>海洋舟>湖泊舟.
但是談到船體靈活度,激流舟>湖泊舟>海洋舟.
速度的話,海洋舟無敵. 很有趣的演練.

第二天,主要就是練習S-turn,真的很不熟,
基本上就是用vertical turn過彎,
不過真的需要多練習.
下午考試,把這兩天的技巧考演練一次.
果然會緊張,表現有待加強.
改天要回雙溪實際演練一下。
兩天的技巧可別生疏了才好。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生活 簡單而充實

早安,五點鐘起床 \(=o=)/
嗯...啊...嗯...啊...(發呆一下子)
那麼去晨跑吧... 來個5K就好。回來再看書吧。

(...After 38 Minutes...)

呼~ 運動回來了... 終於進步到象龜級速度...
14'30跑2.5K的速度。這個月進步2分多鐘了。
晨間運動 = 慢跑4K+1K快走。
早上果然是爺爺們跟奶奶們的世界,
太陽也慢慢升起來囉。
待會洗完澡,看書看書。簡單而充實,生活很快樂。